分卷阅读40(1 / 2)

就猛地倒吸一口气,越想越觉得不对

这,这,这怎么越听越觉着像是箫予衡

箫予衡原本就是陛下在行宫一夜荒唐,才与宫女留下的子嗣。

而当今陛下的毛病,苏淼淼是打小就听母亲摇头调侃过的。

当初太宗打天下,随身带着长子元宗,将最小的幼子留在寿阳祖籍,因为无人管教,才十三岁,就已和房里四个丫鬟连生带怀,折腾出了四个子嗣。

且这么多子嗣,细论起来也不全是为着好色,据说,是因为四个大丫鬟,一个有了身孕,年幼的陛下为了不叫剩下的姐姐们吃醋伤心,才格外努力,一人给一个,天下太平。

登基之后,陛下虽前朝处政清明,但后宅里“多情”的毛病却一直未变,后宫里多则三五年,少则一半载,便总会出现一位受宠的新人,之所以这么长,是因为陛下不是一时盛宠,他会先与新人谈情说爱,互生情愫,真如民间寻常夫妻一般,日日相伴直到厌倦了,才会再换下一位娘娘。

据说陛下年轻时,还当众说过,男女之爱就是要“谈”,要风花雪月,情到深处,有情人才能行有情事,只看中一时颜色,名姓都不知道便收入帐中,便是俗不可耐,与配种的牲畜又有何不同

因着这样的缘故,宫中的娘娘不算太多,但每一位都与陛下有过一段情深的往事,若有子嗣,也都是陛下爱之重之,心存期盼看着长大的儿女。

即便是前头几位“病弱痴傻”的殿下,陛下也是从未嫌弃,从小相见,细细照料至今。

唯一的例外,就是箫予衡。

苏淼淼对箫予衡一见钟情之后,便仔细打探过心上人的曾经。

箫予衡的生母,是陛下还是个风流王爷时,在行宫时酒醉之后认错人,一时糊涂宠幸的寻常宫女。

整个过程,都完全正是陛下口中连名姓都不知道,最瞧不上的“俗不可耐”的意外。

也正是因着这个缘故,陛下清醒之后,十分不愿承认自个干了他最看不上的牲畜之举,立即动身回了京,连之后听闻宫女有了身孕,也没有接来,只是打发了几个人送了些银钱过去照料,只当没有这一回事。

箫予衡最终能够回宫,还是因为风流王爷登基成了陛下,不能叫皇嗣长久流落在外,加上那宫女也正巧病逝,皇后娘娘贤德,听闻之后谏言作主接了回来。

至于之后陛下对这个不喜的六子改了态度,便是因为箫予衡自个足够出挑,谦谦君子,霁月光风,无人不赞了。

苏淼淼从前知道心上人的这番经历时,只觉满腔心疼,恨不得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捧给箫予衡,弥补他自幼的艰难。

可现在想起来

还是会心疼

苏淼淼有些恼火的按了按心口,使劲儿将不属于她的情绪往下压。

箫予衡可不可怜,那都是陛下的错,和她有什么干系她又不欠他的,现在被箫予衡在哄骗的人是她,可怜人也是她倒是为恶人难受个什么劲儿

这么来来回回的想了两遍,才好容易勉强控制了些,能将心思重新扯回了刚刚听到了天音上。

宫中出来的贵人、生母是南边的、只活了二十多岁便早逝、儿子不缺银钱偷偷在寺中点灯,近些日子有事出门耽搁了

这一桩桩,连箫予衡简直是一点不差,连最后出门,要按着原本的故事里,六皇子是北伐主将,今日就已领兵出征,诸多忙乱中忘了这一茬,也是再合理不过。